热烈祝贺我校李玲老师在“全市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初赛中喜获佳绩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的教育功能,发挥讲解员、导游员和志愿讲解员作用,围绕革命人物、革命文物、革命事件和革命精神,深入挖掘整理蕴藏其中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红色故事,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让沉淀于滨州大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激励和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凝聚起建设富强滨州的强大精神力量。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市委教育工委、滨州传媒集团、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于6月18日上午8时在滨州传媒集团一楼演播厅共同举办了全市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初赛。
本次大赛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渤海精神”为主题,选手选拔分专业红色讲解员组、志愿红色讲解员成年组、小小红色讲解员组三个组别。我校李玲老师经过校党委推荐代表滨城区参加了志愿红色讲解员成年组的比赛,经过赛前充分准备、赛时良好发挥最终获得了“志愿讲解员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共11人参赛)。李玲老师成绩的获得无不体现了自身的良好素质和学校推进“红色育人”工程,打造技校特色“红色文化”的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有又红又专的校领导班子,有又红又专的老师,就有又红又专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一再提起:“共和国是红色的”,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校党委审时度势,总结凝练出了“锤炼红色教育品牌,打造大国工匠摇篮”的育人方针,积极推进“红色育人”工程,打造技校特色的“红色文化”,一是校园建设突出红色主题,广场为东方红广场,教学楼为韶山楼、井冈山楼、遵义楼,道路为辽沈路、淮海路、平津路、渡江路等,班级都以革命先烈名字命名。二是组织力量编写《红色记忆》等5本“红色教育”校本教材作为辅助课外读物。三是学生公寓实施军事化管理,上下课铃声为《东方红》,每周一升旗仪式3000师生同唱国歌,每天大课间红歌在校园激昂响起,每天课外活动30多个红色社团八仙过海,每周五周末大讲堂师生同讲红色故事。四是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赴渤海革命纪念园和滨城区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全校学生“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班级红色诗歌朗诵比赛、国庆节举办“庆国庆·颂祖国”班级红色歌咏比赛、每年的12月26日组织纪念毛泽东诞辰文艺汇演。五是组织了“老渤海精神”趣味运动会,开垦了“南泥湾”,推出了忆苦思甜“红军饭”。六是学校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在大众网发布并在全国“学习强国”平台播放。
通过红色基因培养,学校红色办学群星璀璨。学校毕业生、“救火勇士”李梦迪在2018年7月21日杭州萧山区时代广场火灾救火行动中,奋不顾身,连续三次冲入火场成功救出3名被困人员,被杭州萧山区市北消防中队授予个人三等功并登上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接受采访;“反恐英雄”梁光德,在新疆喀什军分区岳普湖人武部服役,在新疆军区组织的“反恐集训”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于2018年12月28日,荣立三等功;“创造人才”孙昊,毕业后升入德州职业学院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他发明的“智能搅拌器”从4022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发明杯”一等奖;2013级学生韩振凯,2016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的战士,在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活动上,作为海军仪仗队的一员,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检阅。红色办学理念纵深发展,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赞誉,山东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省人大原副主任崔曰臣,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副省长郭兆信分别于2019年4月18日、2019年5月29日到我校考察指导红色办学情况,2019年以来,先后已有71批、3000余人次到我校参观学习红色办学情况和参加主题党日活动。5月29日,又成功举办了全市职业院校“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会,并被授予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学校红色办学经验被山东省教育厅推报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优秀案例,学校红色办学成果被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中国发展网》、《中国经济导报》以“滨州高级技校:多元教学谋发展 红色育人启新程”为题进行了重点报道。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名校文化博览),以“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题予以刊登。《中国教育报》以“红色精神,熔铸工匠之魂”为题予以刊登。毛泽东思想学会主办的《红歌会网》已经多次刊登我校红色办学经验。红色育人工程不仅塑造了红色办学靓丽新名片,更推动我区职业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