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钢琴课教学现状
(一)学生专业基础差。由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在招生中不需进行专业测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几乎没有音乐基础。绝大多数学生大多数基础差、能力有限,从未接触过钢琴,也没有学习钢琴的兴趣与动力。因此,生源的现实情况是教育者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制定教学内容及进度计划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学习钢琴课程的兴趣不高、练习不够。钢琴课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钢琴技能,光靠课堂上的45分钟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大量地进行练习。然而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同学课下的练习时间都不足,导致课上所教的内容没有消化,作业完成率低,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钢琴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的设置超出了学生能力,不能突出专业特色。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的的,因此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用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定要符合本专业的特点,不能使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过于“专业化”。中职学生由于自身音乐基础较差,学习难度较大,加之学时量过少、学生人数较多,致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上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练习、巩固和消化。以我校为例,钢琴教学大纲中规定学生毕业前最低应达到的水平为5-6级,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际观察,30%-40%的学生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完成原有的教学大纲内容几乎不可能。
(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中职钢琴课教师基本是高师或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毕业,基本上没有外出参加学习的机会,因而一直沿用着学院派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和示范为主,这样虽然有很多优点,多年来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中职学校,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周课时及学生质和量的限制,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亟待更新。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提高课程建设,使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培养需要。
1、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科学、合理的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既要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色,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情况,体现出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针对学前教育学生岗位工作的特点,开展符合幼儿园艺术教育需要的钢琴教学。
2、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还要尽量多学习由儿童歌曲改编的钢琴曲,如《卖报歌》、《哇哈哈》等曲目,这样既能突出钢琴技巧的练习特点,又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热情与兴趣。另外根据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需要,学前教育学生应加强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将儿歌伴奏内容作为另一个重点进行训练,将《粉刷匠》、《闪烁的小星》、《找朋友》这些脍炙人口的儿歌作为儿歌伴奏的内容来训练,在实际教学中也非常受学生的喜爱。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钢琴课教学是一门技能要求较高的学科,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不仅要求学生勤于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钢琴基础,而且学生基础也不完全一样,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把学生学琴的兴趣作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应深入研究和探讨钢琴教学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采用集体课和小组课等相结合的形式授课,在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互动,多增加学生动手演奏的机会。
(三)加强学习,更新和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要经常性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研究教学法,并能经常性地深入幼儿园,了解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所需技能和知识,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首先,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要增加学校琴房的数量,设置电子静音室,满足教师集体课和个体课的要求,以使学生课下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琴,以巩固教学效果。其次,要提高钢琴教师教学水平。学校要不惜代价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师资,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选用较为实用的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学习钢琴兴趣的激发和对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不断提高钢琴课教学效果,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幼教人才。